沈帥青:平過最低工資 機械人搶幾多飯碗?

City

發布時間: 2015/08/05 08:00

分享:

分享:

平過最低工資 機械人搶幾多飯碗

打工仔最怕飯碗不保,但未來最大對手不是人,而是機械人。日本有公司宣布將出租機械人予商家,從事接待服務工作,「月薪」平至三千多港元,要跟機械人鬥,我們有何本錢?

機械人搶飯碗,人人心驚,近年已「入侵」製造業,工廠職位紛紛遭機械人取代,下一個「戰場」可能是服務業?據日本《共同網》日前報道,當地財團軟銀將在今年10月起,把其研發的機械人Pepper出租予商家使用。這款服務型機械人,可與人對答,負起接待工作,例如回答諮詢、幫助點餐、派發面紙等。

軟銀在推介Pepper時,大讚其愛加班、不抱怨、不遲到,又標榜它有「心」,能讀懂人類情緒、聲調,然後作出不同反應,更加人性化。但更大賣點,還在於人工平,要聘用Pepper,3年租約內,每月租金僅5.5萬日圓(約3,400港元),還低過最低工資,僱用一個普通員工,隨時可聘請3、4個機械人!

當地部分企業如日本雀巢、瑞穗銀行等,近來亦開始採用機械人,在店面做接待工作如推銷等(見表),機械人進軍服務業,更令從事零售、飲食等服務業打工仔擔心,可能出現淘汰危機。

機械人可24小時工作、毋須睡覺或去廁所,效率一定比人高,但幸好的是,機械人從事服務業,還存在很大局限,雖然在餐廳為客人點餐送餐,機械人做得到,又或在百貨公司,可回答客人簡單問題如問路、貨品位置等,可取代部分工序,惟服務業最大特點在於不斷與客人接觸,客人的要求可能千奇百怪,沒有靈活應變能力及判斷力,擔當不了。

雖然科學家估計,機械人的頭腦日後甚或比人腦運算更快,但要它們做一些技術含量低、人類以為容易的工作,反而甚難!據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兩名學者Erik Brynjolfsson與Andrew McAfee所著的《第二次機器時代》指,機械人在智力測驗表現出色,但若從事涉及知覺、行動力的工作,卻反而連1歲小孩的能力也達不到。

關鍵在於機械人擅於做有規律、重複的工作,但若環境一改變,則不能如人類般能彈性作出改變,故據該書學者估計,未來數十年,股票分析師、工程師等會被取代,但園丁、接待員、廚師等行業,反而不用擔心飯碗問題。

餐廳、零售店舖的環境永遠千變萬化,諸如機械人可告訴客人,在餐廳哪裏有空位,但若然客人還有要求,如要較安靜的位置、沒有陽光猛烈照射的位置,機械人則未必能因應現場環境,提供適切答案,反而有經驗的侍應,毋須1秒就能按實際情況作出最佳安排,更甚的是客人如有複雜投訴,機械人更難一一應付。

事實上,美國哈佛大學去年發表研究報告《與機械人共舞》,研究人員去年接受訪問時便指,哪些工作會被機械人取代,不關乎是白領或藍領,而是看哪些工作屬一成不變的制式化工作,還是沒有規律的非制式化工作。
制式化的工作,因天天重複一樣,在未來機械人時代便有被淘汰的危機,工廠內的職位既是如此,如日本Canon剛宣布,要在2018年前把相機生產變成全自動化,把成本減少10%至20%,甚至是制式化的白領工作,如計算稅收、製作收支報告等,亦大有機會被機械人取代。

英國牛津大學去年進行研究,分析全美國702個職業的工作性質,結果發現47%人的工作,在20年內均有被機械人取代的危機。要在未來不被淘汰,就要讓自己更擅於從事非制式化工作,如服務業着重對人,客觀環境日日不同,人類就有其優勢;若不是從事服務業,也就看工作會否着重對信息的解讀能力、分析能力,方能避免被機械人打爛飯碗。

機械人時代的來臨將無可避免,甚至遠比我們想像的更快到來,跟它們鬥勤力、比拼長工時,根本不可能,所以就更要知道哪些是機械人做到的、哪些是做不到的,在哪些行業,機械人無法大舉入侵,懂得「走位」,才能保得住飯碗、保得住薪水。

撰文 : 沈帥青